收藏本站
我的资料
   
查看手机网站
内蒙古艺术教育中心
 

其实我们自己害怕死亡,所以才假设孩子也会害怕

出于保护孩子的心理,很多父母都会回避和孩子谈论死亡。


父母不希望让还无忧无虑的孩子过早接触死亡这个连大人都无法直面的话题,怕给孩子带来不必要的恐惧和担心。


其实是我们自己害怕死亡,所以才假设孩子也会害怕。


大部分幼儿园阶段的孩子并不能理解死亡这样抽象的概念,所以他们对死这一现象的反应,并不像我们成人想象那样的沉重和悲观。


父母想保护孩子的心并没有错,但死确是生命存在的一部分,是无法避免的,我们不可能永远让孩子生活在童话的剧情中。



动物纪录片里狮子对羚羊的捕食、走路上不小心踩死的一只虫子、邻居的葬礼、宠物的去世,都是孩子在生活中迟早会遇到的与死有关的经历。


这个话题虽没有必要主动去谈起,但如果遇到,不妨利用绘本告诉孩子大自然的真相。


绘本无疑是孩子打开美育的窗口,观赏别人的作品与尝试创作,本来就是艺术最重要的两个方面,这个方式即简单又对孩子身心发展有着深远影响。


推荐以下6本生命教育绘本,让我们从亲情、友情、爱情不同角度引导孩子正确认识死亡。




1
我的爷爷变成了幽灵


艾斯本陪着爷爷一起去寻找那件忘记做的事。回忆的闸门由此打开,往事的潮水将他们包围。


爷爷想起来要做的事是:“ 我只是忘了和你说再见了,我的小艾斯本。”


亲情是一颗种子,种植在艾斯本的心底,我想他会发芽,生根,开花,结果。他们郑重地做完这件事,然后,爷爷开心地走了。


(以色铅笔和水彩做画,画风淡雅幽默,人物表情细腻)




2
祝你生日快乐


这是一个忧伤但又温暖的故事,患癌症的小姐姐因为常吃药、打针,头发都掉光了,所以戴着一顶帽子。一次风把帽子吹走了,一个叫小丁子的小男孩儿为她追回了帽子,给她带来了友情。



有一天,小姐姐带来一个“开心锁”,约定在她生日那天一起许愿,并且打开锁。可是,小姐姐因为住院没有如约与小丁子一起过生日。


但是小丁子还是用手指头做了一个心意“蛋糕”,并为她许了一个愿…… 癌症的折磨是痛苦的,但是,友情使得被病魔笼罩的日子变得温暖而多彩。


(充满温情的色彩,让人觉得感动又温暖)




3
小伤疤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各种各样的伤疤,最伤痛的莫过于亲人的离去。



以红色为基调的绘画风格,细腻地传达出男孩敏感的情绪,让所有人为之感动。


面对亲人的离去,孩子的心理变化大人很难体会。这本绘本或许可以帮助大人了解此时孩子的心灵。

 (构图单纯但风格强烈,以浓烈纯粹的红色来诠释)




4
獾的礼物


充满智慧的獾离开了他的身体,也离开了所有的动物朋友,虽然他在生前已常常告诉朋友他只是到了隧道的另一头,大家不要为他难过。但是,在寒冷的冬天里没有了獾,这对大家来说,实在是太难过了。



直到春天的来临,所有的动物聚在一起怀念獾,说着獾以前与大家相处的种种,大家的悲伤才慢慢抚平,因为獾虽然永远离开了,但他所留下来的“礼物”却像是矿藏一样,永远都在帮助有需要的人。  


(简洁的钢笔线条,加上淡淡的水彩)




5
活了一百万次的猫

有一只100万年也不死的猫,它死了100万次,又活了100万次,有100万个人在它死的时候哭过,可是它连一次也没哭过。



直到有一天,它变成了一只只属于自己的野猫,爱上了一只美丽的白猫,它才头一次知道为什么而活…没有感情地活100万年,不如心中有爱地活一次。有爱的人生即使短暂,也是完满和幸福的。

(夸张的绘画风格极富童趣,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6
当鸭子遇见死神


在幽默诙谐的文字和美丽简洁的图画中,探讨了一个严肃而深刻的话题。如何学会接纳和勇敢面对“死亡"这个字眼,那就看看文中的鸭子是如何直面死神的吧!

作者没有告诉我们死亡的感受以及死后是什么样子,而是我们留了更多的空间去思考。


就像那只鸭子,它放下恐惧,从容面对,一切就变得不一样了。封底上,一只狐狸在死神的脚边追逐着一只兔子。一个新的故事开始了,也许这就是生活吧!

(拼贴、彩色铅笔和油画的多种表现方式使画面更加鲜明而强烈)



总之,对于死亡这个话题,原则很简单:孩子需要真相和安全感。


我们应该告诉孩子,所有的人和生命都会死,这是自然的规律。


而在我们死之前,还有很长很长的一段时间,长到我们现在不需要去担心它,也不用去想太多。我们只需更好、更快乐地享受生命带来的美好




该如何解释亲人的离世?



避免的说法:


1,切忌当孩子问起时,用 “你现在还不懂,不需要知道。” 或者 “你还太小,以后再说。” 之类的回答来搪塞孩子。这种遮遮掩掩的模糊回答反而会令孩子产生不安和恐惧,甚至自己假想出一些可怕的错误答案。

2,也不要用“永远地睡着了”、“去很远的地方了”、“去旅行了”之类的来解释死亡。这类回答可能会困惑孩子,让孩子对睡觉、旅行产生恐惧。


建议的说法:

1,用清晰明确、孩子听得懂的语言,诚实地向孩子解释死亡意味着什么,且一定要解释清楚死亡和睡觉的区别!


2,“爷爷老了,去世了,他再也不会呼吸吃饭睡觉跑步了,也不能和我们说话了,他的身体变凉了,但是现在他也感受不到疼痛了,我相信他现在感觉很好。” 通过这些具体的描述,孩子才会对死亡有一个具象的体会。


3,对于死后去向的解释,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信念或信仰去告诉孩子,不论去天堂也好,轮回也好,只要让你觉得舒服,能给你力量的答案就是合适的。


4,如果你不知道答案或者还没想好,不妨也坦诚告诉孩子:“我不知道人死后会去哪里。”


5,有的较小孩子会自己想象出一些很具体的答案,比如说人死后去了天上,变成了一颗星星、一个天使等等,这样的想象能减轻孩子对亲人、宠物等离世所感到的冲击,有利于孩子度过悲伤期,所以家长不需要去纠正孩子的想象。


6,不管你决定向孩子如何解释,请尽量在家庭内部保持统一。要是一个人说在土里,另一个又说在天堂,会让孩子对大人的话产生怀疑,也会引起不安情绪。



(内容来自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